星期五, 8月 05, 2016

春秋五霸齊桓公休掉妻子卻出現了一次戰爭 + 由下而上翻轉 德國把農村變仙境



爸爸給女兒的一封信,感動100萬人的熱門影片,溫馨永留傳(我看一次哭一次)

此回旅遊影片-東京自由行-PCLin
因配樂有版權,故10天內刪除本片已刪除本片


吃到飽459元+10%,身高100~140cm 229元
平常日買四送一

今天『三女兒』李玟靜為慶祝父親節請我們在潮肉壽喜燒吃到飽
 (台北市東豊街40號  Tel:2700-0399),
因為很好吃特別介紹一下



 


春秋五霸齊桓公休掉妻子
卻出現了一次戰爭


捍衛真相


蔡姬不是海倫,卻引發了一場戰爭,當然這並不是她的錯,只因她青春無敵,瘋魔可愛,卻嫁給了一個hight不起來的小老頭。

蔡姬嫁老頭,並非自願,而是由國力決定的。身為蔡國公主的她,被哥哥蔡穆侯當做小國向大國示好的禮物,嫁給了齊桓公。當時蔡姬不過是十幾歲的妙齡少女,而齊桓公則是可做她父親的老頭。

《史記》載,“桓公好內,多內寵,如夫人者六人”,可見齊桓公是個好風月之人。老夫少妻,齊桓公一開始對蔡姬也憐愛有加。蔡姬性格活潑,愛笑愛鬧,不在淑女之列。

有一次,她和齊桓公去划船,劃著劃著,她就玩起水來,而玩著玩著,她又朝齊桓公潑起水來。上了年紀,又一直保持威嚴的齊桓公有點不太習慣這種玩法,但也沒生氣,只是笑笑。蔡姬卻越玩越瘋,突然晃起船來,這下嚇著齊桓公了。他不高興起來:“別晃了,別晃了。”

可能是覺得齊桓公受驚的樣子很好玩,蔡姬並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還接著晃悠。結果,齊桓公震怒,第二天就把蔡姬送回了蔡國。

誰曾想一時興起的鬧著玩,也鬧出了這麼大的事。蔡姬被遣回蔡國後,蔡穆侯非常生氣,覺得齊桓公真是太不給蔡國面子了。

於是他又做主將蔡姬嫁給了楚國的楚成王。這楚成王並不芥蒂娶了齊桓公的休妻,對蔡姬喜愛有加,還立她為夫人。原本也算是壞事變好事,塵埃落定,但這事卻讓齊桓公知道了。

齊桓公聽說被自己遣返的蔡姬另嫁他人,自覺顏面盡失,異常惱火,決定討伐蔡國和楚國,以討回自己的面子。這個春秋霸主,果然霸道,居然不許離婚的老婆再嫁,為此還打到了人家新婚丈夫那裡。

畢竟國力懸殊,蔡國很快就打了敗仗。蔡穆侯倉惶逃到楚國。齊桓公仍不善罷甘休,直接把矛頭對準了蔡姬的新丈夫楚成王。

當齊國兵臨城下之時,按照慣例,齊國必須說明“出師之名”,因為“出師無名”往往會被取笑,也顯得沒有道義。楚國人很是詫異,認為此次齊國打楚國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即使齊國發情的馬和牛相逐也跑不到楚國,齊桓公你大老遠打到這裡是為什麼?




面對這種質問,齊桓公當然不好意思說,不為其他,只為楚成王娶了我的前妻,只好欲蓋彌彰地說,是因為“楚國不給西周上貢”,因為“周昭王南巡到楚國的時候,莫名死在楚國”(是楚國人把他乘坐的船搞漏,讓他淹死)。楚國人則反擊說:“周昭王死了,問我們做什麼?你們該問漢水去!”

後來,齊國派出丞相管仲,楚國派出屈完進行了一場扯皮。最後,因齊國理屈詞窮,理由不夠充分而班師回朝。一場血戰得以倖免

可以想像,如果這場戰爭打起來,最後的責任很可能會落在蔡姬身上。人們會像評判海倫那樣,評判這個無辜的女人,諷刺她“傾城傾國”,責罵她“紅顏禍水”。

其實,說起來,這不過是齊桓公的一出鬧劇。年輕女子嫁老男人,除了看上他的地位和經濟實力外,也往往因為歷經滄桑的他們已平和、寬容,懂得憐香惜玉,包容她們的不成熟。而齊桓公這個老男人的情商卻實在不高,一點小事,就鬧離婚,實在是太兒戲。



~~~~~~~~~~~~~~~~~~~~~~~~~~~~~~~~~~~~~~~~

由下而上翻轉 德國把農村變仙境


2016年8月號《遠見雜誌》摘錄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農村再生,希望改善人口老化、外移的困境。《遠見》長期關注台灣農村發展,去年12月曾前往日本尋找新亮點,日前更遠赴德國,實地參訪全球最具規模的德國農村競賽。德國農村競賽的常勝軍,有的專注生態保育、有的重視文化保存,但最大特色,都是鮮少接受政府與外界補助,靠村民由下而上的力量,徹底翻轉家鄉風貌。德國農村再生的經驗,台灣也能做得到?

想到德國,你想到什麼?雙B汽車?一流的技職教育?最先進的製造業?其實,德國還有一寶,那就是農村競賽,竟然也是世界級。71年前,第二次大戰結束,德國滿目瘡痍,居民忙著重建家園,卻意外帶給農村一線曙光。一股由下而上的力量,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農村競賽機制,徹底翻轉了農村風貌。

德國巴伐利亞,貝希特斯加登國家公園

如今,德國的農村競賽堪稱全球最具規模與歷史。初期僅為重建家園,後來在德國園藝協會帶領下,展開全面性社區美化運動。1961年,德國聯邦農業部接手,制訂了全國農村競賽計畫,從此有了縣市、區、邦、聯邦四級制的金牌農村競賽。隨著時代演變,2007年競賽主題從「我們的農村應更美」,再更名為「我們的農村有未來」。

負責台灣與德國合作聯繫角色、居住德國14年的臺德社會經濟協會(簡稱臺德協會)研究員林穎禎指出,競賽主題更換,正是德國鄉村發展的典範移轉,就是所謂的「農業後生產論」。農村的生產功能不再重要,須調整為宜居或轉型為自然復育、心靈療癒之處。

55年來,每隔三年舉辦一次的聯邦農村競賽,堪稱德國最重要賽事之一。今年6至7月間舉辦第25屆,《遠見》採訪團隊跟隨評審團,一探評審過程。


熱鬧競賽如慶典 激勵人心
7月7日一早,抵達德國西部北萊茵邦的般若特村(Benroth),活動中心早已擠滿民眾。9點55分,評審團的車子終於出現,10點整,15人的評審團開始聽取簡報。20分鐘後,實地考察。

「評審時間三小時,一分鐘都不能拖延,」波昂大學高級研究員,同時也是臺德協會副主席雷夫.諾頓(Dr. Ralf Nolten)觀察,評審團每個都很有經驗,鐵面無私,嚴格打分數。

這一屆,共有2400多個德國社區參賽,經縣市、區、邦的競賽脫穎而出33個,再進入聯邦競賽。由於賽制採激勵方式,入圍已屬不易,每個村都會獲頒獎牌,但沒有獎金,本屆共有10個金牌、17個銀牌、6個銅牌。

每個獲獎社區都要過五關斬六將,他們的致勝原因為何?又有哪些值得台灣借鏡之處?雖然德國農村發展模式與台灣不盡相同,但面臨的困境卻大同小異,都是老化、人口外移,需要積極吸引年輕人回流。

以今年獲得聯邦銀牌的北萊茵邦哈赫特爾霍克村(Achterhoek)為例,傳統小村資源貧乏,一直沒有公共集會場地,直到2012年村民才集資買下教堂旁的一塊地,打造成公共聚會場地。

村民自主已是德國農村翻轉的關鍵。例如,對社區來說,沒有麵包店跟肉舖,事態嚴重。15年前,北萊茵邦的格立特村(Grieth),因為人口大量外移,教會招募不到新血,活動愈來愈少,連商店都關門了。經過一位居住當地超過20年的萊茵-瓦爾應用科大高級研究員比爾吉特.莫斯勒(Birgit Mosler)努力三年後,終於集合100個家庭,改造一間兼具購物與社交功能的商店,今年7月16日營業。

莫斯勒指出,當地居民約800人,無法支撐一家店,最快方式就是成立合作社,教烹飪等課程,凝聚力量,讓這些人願意留下來,再試圖遊說居民搬回來。五年前一片死寂的格立特,在年輕人回流下,帶來希望。


社團興盛 凝聚居民力量
又如位於萊茵蘭弗蘭茲邦偏遠山區,交通不便的杜羅特村(Duchroth),僅有一家小雜貨店,15年來都是村民兼職開設,每天只營業早上6點到早上11點,提供簡單早餐及日常用品。

德國農村能有高度自主性,村民願意參與公共事務,當地興盛的社團力量,功不可沒。德國非常重視社團,平均每4人有一個社團。以居民2250人的佛申納克德村(Vossenack)為例,就超過20個,最大的運動社團成員850人,其中300位青少年,包括足球、桌球、單車、有氧、游泳、幼兒律動等。

民眾自主 彌補政府不足
民眾的自主精神,也彌補政府不足之處,例如艾合爾賽德村(Eicherscheid)就用1塊歐元買下公所舊建物,改裝成消防隊。村長根特‧斯奈德(Günter Scheidt)進一步說明,鎮公所雖有消防隊,但德國幅員廣大,很難即時到達,自組民間消防隊自救比較快。當然政府可以幫村子成立消防隊,如果所有村落都比照,就要加稅,與其多繳稅,不如整修老屋當消防隊,既活化更新又能保護家園。

由於人口稀少,沒有半間商店,平常有賣菜車到村裡兜售,如果有人到城裡採買,都會主動詢問鄰居需要幫忙帶什麼?     當地幾個鄰近小村共用學校、消防、公車等。例如鎮公所提供九人座公車,當地人義務當司機,招手便會停車,方便老人乘坐。「每個小村資源有限,但誰有什麼就提供什麼?」一位村民說,反而不覺得匱乏了。

德國的經驗 台灣怎麼學?
前幾年,魏德爾將棒子交給新村長,依舊樂當志工,每天巡視維護環境。他指著公園木馬說,義工一次就做20座,也會預備建材跟零件,損壞時就能更換。

如同德國聯邦農糧部鄉村發展處處長逖羅.奧古斯丁(Theo Augustin)所言,成功的社區發展來自「人」,如一位好鎮長、村長,還有公共或私人資源的投入。而關鍵人物及創意想法,遠比「預算」來得重要。

借鏡德國農村競賽的經驗,台灣是不是也能夠攪動基層、激勵居民自主,來一場由下而上的大改造。



~~~~~~~~~~~~~~~~~~~~~~~~~~~~~~~~~~~~~

(^_^)HA HA HA 笑話


更加生氣
 
女僕卡洛爾:「太太,老爺從外地發來了電報,電報我獲悉一個情報,當我在外出差其間,夜夜有年輕男子出入家門。此事,我將立即返回處理。』太太,你的風流事暴露了呀!」

「唉呀,卡洛爾,怎麼辦呢?你就幫幫我,那男的是來找你的好嗎?!」

「太太,千萬使不得!要是我這麼,老爺就更加生氣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