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4月 10, 2016

趙四小姐:傳奇有多動人,真相就有多悲慘 + 歷史留給中國十四大特色




世紀旋風_張學良-口述西安事變


2016-03-19《老謝看世界》專訪 顏炳立 陳文山

今天在『煮海家族聚餐,多一位台大成員

三井在台北濱江市場開設的煮海 (Trésors de lamer)Trésors為法文意思是寶藏,而la mer是海,就是叫大家一起來品嘗海裡的寶藏
 


 

趙四小姐:傳奇有多動人,真相就有多悲慘


感激 網友 伊媚兒


時光倒流回八十多年前的某一天,落日西沉,夜幕降臨,世界本應歸於沉寂,但坐落在海河之濱的蔡公館舞廳,卻觥籌交錯。一位十六歲的窈窕少女,靜靜托腮坐在大廳角落休息,忽然一陣喧鬧:“少帥來了!”來客自動閃出一條通道,一名英氣男子身著白色西裝頸系深紅領帶翩然而至。

一屋子的雲鬢香影,他卻獨獨發現轉角的她,她不似舞廳中其他的太太小姐,她們靠珠寶和粉黛裝飾,而她,是清水出芙蓉:肌膚如玉,秀髮如瀑,眼眸如潭,真正天生麗質的東方佳人。

他走到她面前,伸出手邀舞:“可以嗎?”她身邊的姐姐剛為她推辭:“小妹年齡太小,不會。”她卻默默挽住他的手臂滑入舞池。一個步履矯健,一個輕如飛燕;一個風度翩翩,一個嫋嫋婷婷。身姿倩美,舞步婆娑,一曲終了,四目相對,他目光熱辣,她羞澀低首蹁躚而去。這是他們認識的開始,他二十七歲,她十六歲。


如果你喜歡才子佳人的傳奇,一定不陌生電視劇裏張學良與趙四小姐初識的橋段。只是,生活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從來不存在完美的人和事,過於完美的感情,只發生在童話和想像中,現實的常態,除了平淡,就是千瘡百孔與劫後重生。他們之間,究竟怎樣?

據說,她出生的時候,天空出現了一道霞光,所以又叫趙綺霞。小時候,她有個英文名字Edith,諧音就是“一荻”,她還有兩個名字:趙媞和趙多加,因為在姐妹中排行第四,所以家人親友都叫她趙四。遺憾的是,出身優渥的她並沒有受過高深的教育,即使後來在美國獲得神學院的函授文憑都花了二十五年,還有一萬美金的捐款。

她身材頎長,體態婀娜,雖然在當時的社交女性中論漂亮只能屬於中上等,但她的樣貌真的和那位讓愛德華王子放棄王位的辛普森夫人是同款,瘦且高,風度優於容貌。

她的父親趙慶華在北洋政府時代歷任津浦、滬寧、廣九等鐵路局局長,還曾任東三省外交顧問,後來官至交通次長,能夠與這個顯赫的家族聯姻的也都是豪門,比如她的六哥趙燕生就娶了天津首富吳調卿的孫女、中國首家銀行創辦人嚴筱舫的外孫女吳靖。

那場以到奉天旅遊為名的私奔發生之際,趙家全家都到火車站送了行,之後,趙慶華在報紙上發表聲明:“四女綺霞,日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規條第十九條及第二十二條,應行削除其名,本堂為祠任之一,自應依遵家法,呈報祠長執行。嗣後,因此發生任何情事,概不負責,此啟。”最後,他聲言自慚,從此辭離仕途退隱而居。 

這段為愛奮不顧自身與家人決裂的故事人盡皆知,卻鮮有人懂得趙慶華的另有高明:張、趙兩家從父輩開始相交,趙慶華夫婦儘管欣賞張學良,卻不能把女兒嫁給已有家室的少帥,先送女於私下,再絕情於公眾,既斷了有情人的退路促其親成,又掙得了門庭清白不失身份。

何況,當時軍閥混戰,張學良主政東北奉系,趙慶華官任北洋政府,政治雲譎波詭、前景不明,趙慶華借此急流勇退也是用心良苦、一舉兩得。

晚年的趙四對《張學良探微》的作者張之宇說,如果不是父親和她斷絕關係,張學良也不會留她。的確,風流的少帥曾經說:“其實我並沒有怎麼追過女人,除一兩個女人我主動追過之外,大都是女人追我。”趙四小姐,恐怕也不過是那大多數之一。

原來,那場沸沸揚揚的家事外揚並不是盛怒下的單純,而是職業政客的妥帖運作,親生父母的周到安排,只是辜負了熱心觀眾的一廂情願。

所以,姑娘們啊,白蓮花往往並不純潔;幸福大多隱含著表演成分;愛情中不可告人的私心也是常事;婚姻,則習慣性地包容著雞零狗碎的不堪和不得已。

至於傳奇,幾乎所有的傳奇都隱藏著不和諧的畫外音。那道著名的選擇題:如果被放逐到孤島,只能帶一本書,你會帶哪一本呢?普通人大多無需面對這樣悲摧的抉擇,但張學良碰上了:如果被終生幽禁,只能有一個女子陪伴,她會是哪一個?

起初趙四和於鳳至(張學良原配)輪流陪伴,以於鳳至為主,趙四照顧孩子。兩年多顛沛流離的生活之後,於鳳至乳癌轉移,張學良輾轉通過戴笠和宋美齡將於鳳至送到美國治病,分別時,他對她說:“為張家保留骨血和人脈。”

於是,趙四放棄了香港豪華的房產和富足的生活,將不滿十歲的幼子託付美國好友撫養,隻身趕赴貴州桐梓大門洞,1946年11月1日,兩人再次被通知轉移,從日記記載中可以看出,兩人是在飛機落地後才知道自己被送到了臺灣。

張學良曾說:“我的事情是到三十六歲,以後就沒有了。從二十一歲到三十六歲,這就是我的生命。”趙四也對張學良說:“如果不是西安事變,我們早完了,你這亂七八糟的事情,我也受不了。”她陪伴的,恰恰是他認為早已死去的時日。她的話是真的。

張學良自稱“平生無缺憾,唯一好女人”。獲得自由後,九十多歲的他到紐約貝夫人家做客,貝夫人蔣士雲既是他當年著名的紅顏知己,也是原國民政府“中央銀行”總裁、建築大師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貽的繼室,他九十一歲生日時,身邊陪伴著的就是這位蔣四小姐,而不是趙四小姐

兩個高齡老頑童,出入成雙從不忌諱,老年少帥甚至口無遮攔地公開說“張夫人可敬,貝夫人可愛”。貝夫人也不止一次提起當年在臺灣,趙四攔著她不讓見張學良,“張學良大概要整天坐著了,真沒意思。趙一荻陪他跟我不一樣。”

於是,趙四對“可愛的”貝夫人恨之入骨,御駕親征將這個出名的“花花公子”給抓了回去。張學良曾在口述記錄中稱,“中外都算上,白人、中國人,那個嫖的不算,花錢買的、賣淫的不算,我有十一個女朋友,情婦。”這十一個人都是當時最耀眼的名媛,甚至包括了墨索里尼的女兒、義大利駐華公使齊亞諾伯爵的夫人艾達·齊亞諾。

對於愛情,少帥說:“男女的這個事情,就是一張紙蒙住了臉,千萬別把那張紙揭開,你要揭開了,那幕後就不一定是怎麼回事了,你別揭開,就是仁義道德。”這就是他真正的愛情觀,說出了男人的心聲,還帶著點哲學的透徹。

趙四小姐去世後,百歲高齡的張學良沉默不語地坐在輪椅上,淚水緩緩地流下來,他曾說過,他這一生欠她太多。是的,她很愛他,而他卻未必那麼愛她,一場曠古奇戀實際上更像是一次真空愛情記錄,她用將近七十年的幽閉生活換得了他下半生的忠誠,締造了愛情傳奇,這是發自內心的幸福呢,還是勝利闖關的幸運呢?

成全這段傳奇的還有賢明豁達的原配,沒有于鳳至的主動讓位,篤信一夫一妻的基督教徒張學良與趙四永遠不可能結婚。只是,被於鳳至的深明大義感動的人們可能不知道,她從不曾主動讓位,所謂的離婚不過是一場政治需要——於鳳至在美國為張學良的自由四處奔走,給臺灣當局造成了極大壓力,《紐約時報》也載長文抨擊臺灣長期羈押張學良。

健康狀況不盡人意的蔣介石始終擔心張學良通過於鳳至去美國,而趙四恰恰贊成張學良留在臺灣,蔣宋便通過蔣介石的著名幕僚張群向于鳳至陳明利害:“政府對漢卿這樣管束已是很寬大了,任何時候,任何辦法,漢卿如果擅自行動想離開,離開之時,就是他死亡之時。”

如此,於鳳至才在離婚協議上簽了字,以自己的退出保全了張學良活著。他在《張學良口述歷史》中說:“我和她(趙四)結婚,差不多是蔣夫人的力量。蔣夫人非常喜歡她,當年不喜歡她,後來非常喜歡。”這“不喜歡”與“喜歡”之間的深意是不足為外人道的。

雖然他在臺灣被軟禁,但趙四是相對自由的,每年都有機會去美國看望兒子和親戚,但幾十年中,她從未去探望過於鳳至,只保持著疏淡的書信往來。這就是二女共事一夫、姐妹情深的真相。的確,幾個女子能夠心甘情願地與別人分享愛情?除非不夠愛,或者不得已。但是,請不要對愛情絕望。

真愛永存,只不過需要條件,需要雙方情感篤定、環境單純、生活同步,並且,沒有太高的物質要求與財富誘惑,不然,即使讓羅密歐與茱麗葉有情人終成眷屬,留下來的恐怕也未必是真愛的傳奇,而是豪門恩怨的狗血了。

至於那些傳奇背後的不堪,出問題的並不是傳奇本身,而是觀眾那顆過於渴望看見傳奇的八卦的心,想想那些至死不渝的傳說,看看那些堅貞相守的神話,哪個不是口口相傳、經過了無數的情感投射、寄託了無限的神往而再加工出來的呢?

生活不是傳奇的參照物,而是一碗真真切切的白米飯,沒什麼滋味卻必不可少,用肉身對照傳奇,結局是與傳奇一起灰飛煙滅。所以,趙四小姐從不看那些根據她的故事改編的影視作品。

她說,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兒。她真是個聰明的女子,她舍不下她的愛,但她像《海的女兒》中的美人魚一樣明白,美麗的聲音與自由的雙腳不可兼得,對於愛情,她顯示出了壯士斷腕的決斷: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若為愛情故,兩者皆可拋。

曾經,愛德華王子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故事多麼動人,但人民大眾卻想方設法在幾十年後找到女主角對質,辛普森夫人實在地說:“作為這場世紀愛戀的女主角,異乎尋常的艱難。他利用我逃離自己的監獄,卻把我關了進去。我很羞愧,我們除了不愉快的事,什麼也沒有。”一樁愛情的傳奇居然成了不愉快的事。

果真,傳奇有多動人,真相就有多慘澹。就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兩個故事,你選擇相信哪個呢?



~~~~~~~~~~~~~~~~~~~~~~~~~~~~~~~~~~~~~~~~

歷史留給中國十四大特色


第一個中國特色——(排斥外地人)
中國的地方語言和外國話差不多,外地人根本聽不懂,再加上巨大的民族差別,習俗差別,信仰差別,本地人產生強烈的地方意識情緒和排斥外地人是必然的事情。

第二個中國特色——(內部爭鬥拼殺, 不懂友好關愛)
中國歷史就是窩裡鬥的歷史, 春秋無義戰, 戰國七國並列, 秦漢大戰, 楚漢相爭, 三國歸晉, 東晉16國,隋唐大戰, 五代十國, 金宋大戰, 元明大戰, 明清大戰, 民國軍閥混戰, 北伐大戰, 國共大戰, 文革亂鬥。

這些歷史使中國人產生了窩裡鬥的遺傳基因, 這種遺傳基因; 表現在上層官場就是派別集團的勾心鬥角; 表現在民間就是拉幫結夥甚至黑社會的大戰; 表現在單個人就是三句話不投機就開始打架鬥毆.人與人的友好互愛精神, 沒有普遍深入到中國人的靈魂深處。

中國流傳廣泛的文學作品, 多是描寫陰謀詭計, 拼搏廝殺, 嚴刑酷吏, 報仇雪恨, 起義造反之類的故事,這就使中國人從兒童時期就沉浸在把陰謀看做智慧, 把拼殺看作英雄的文化乳汁裡面, 這種乳汁使人狡詐蠻橫有餘, 友好關愛他人不足。

第三個中國特色——(逆來順受, 無恥吹捧)
中國由於經常改朝換代和受外族統治, 誰不服從就要砍頭,為了生存自然就養成了不管誰掌權都願意服從的習慣, 還養成了吹捧掌權者的毛病, 這樣的習慣和毛病延續千百年至今不衰,這樣的人和這樣的事情今天也到處都是。

第四個中國特色——(只說不做)
中國歷來推崇孔子,把孔子捧為聖人,現在也是把孔子文化當作精品推向世界,在外國興辦孔子學院,可是從古至今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 沒聽說誰真正按照孔子說教去身體力行,這就形成了一個只是空洞地去說教別人而自己不做的歷史壞毛病,並且這個歷史壞毛病今天已經蔓延到各個領域,現在許多事情都是喊的多,做的少,甚至沒人做,特別是各級官員更是只要求別人如何如何對自己則完全是另一套,這樣的惡習是導致中國各種問題的根本原因。

第五個中國特色——(政權更替, 充滿血腥暴力, 沒有和平更替政權的習慣)
中國歷史上為了爭奪皇位,父子殘殺 (隋煬帝殺隋文帝),兄弟殘殺 (唐太宗殺兄弟),後宮殘殺母子殘殺 (呂后,武則天,慈禧太后),這些情況延續幾千年,給中國留下一個千年壞習慣,(政權更替充滿血腥暴力,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沒有和平更替政權的習慣。

第六個中國特色——(靠人際關係, 血統關係辦事情, 佔據中國社會首位)
中國歷史上要繼承皇位就要靠和皇帝貴妃大臣的關係,關係好,你就是阿斗傻子,白癡皇帝晉惠帝司馬衷,文盲皇帝明熹宗,也照樣做皇帝。

要在京城做官就要拜門生帖子,假如你拜在東廠太監魏忠賢門下,就可以在內閣六部至四方總督巡撫裡面給你安排一個職位。否則你就在家種菜吧。這樣的靠人際關係辦事情的傳統惡習一直延續到今天,並且是愈演愈烈!

進重點學校,進好的企業,提拔官員,評職稱,出國,進國家隊,等等等等,反正那麼說,任何事情只要你有過硬的人際關係和血統關係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

第七個中國特色——(崇拜官職名位, 光宗耀祖, 不重視科學, 不認真做好本職專業)
中國歷來宣揚步步高升高官厚祿光宗耀祖衣錦還鄉的做人標準,這樣的文化乳汁從小就澆灌中國每一個童男童女,從而演繹出範進中舉的悲劇故事,這樣的文化環境, 大大削弱了人們對科學研究和認真做好本職專業的積極性,所以源自中國的科學發明微乎其微,源自中國的優秀產品名牌產品微乎其微,直到如今, 也是許多人只想著升官發財步步高升, 而根本不關心仔細認真地, 做好自己的本職專業工作,所以中國產品品質問題不斷,假冒偽劣問題不斷,礦難事故問題不斷,這些都和中國歷史留給中國的, 滿腦子只想升官發財光宗耀祖的意識有關係。

第八個中國特色——(把批評自己的人, 都看作是自己的敵人)
人與人之間有不同意見,本來很正常,可是流覽中國歷史您會發現,中國社會裡面從來就不喜歡不同意見,特別是反對意見,誰提出一些反對意見批評意見,立刻就把這個人視如仇敵,在皇帝時代誰批評皇帝,就會招來殺身之禍,甚至株連九族。

近代的中國歷史也是如此,僅僅因為人與人意見不一樣,就迫害了許多老朋友和過去的追隨者。這種惡劣習慣延續了幾千年,至今也沒有根本徹底的改變,在中國的土地上, 好像就容不得持反對意見的人。這種惡劣毛病使中國內部社會經常處於緊張狀態!也使中國在世界關係中也經常處於緊張狀態!

第九個中國特色——(沒有錢就起義造反,有了錢就腐敗犯罪)
看看中國歷史,陳勝吳廣起義造反,黃巢起義造反,李自成起義造反,太平天國起義造反,等等等等許多起義造反,追隨者大多數都是貧困者,因為貧困才去起義造反, 希望以此改變自己貧困的生活。起義造反一旦成功,一旦有了錢,立刻就腐敗起來,花天酒地吃喝嫖賭抽可說是為所欲為,嚴重者更是禍國殃民, 危害一方導致千百萬人家破人亡,這樣的壞毛病不斷重複迴圈。

第十個中國特色——(只能共患難,不能共安樂)
看看中國歷史,越王勾踐複國滅吳後就趕走文種殺死范蠡劉邦當了皇帝後就趕走張良殺死韓信,彭越,英布朱元璋當了皇帝後就處死左丞相胡惟庸,處死大將軍藍玉,處死大將傅友德,處死太子師宋濂,處死"勳臣第一"的兒女親家李善長(其子李祺被朱元璋招為駙馬);右丞相徐達身患背疽賜食熟鵝,徐達流涕而食,不日即死。這個壞毛病一直延續到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第十一個中國特色——(把古舊破的"文物"看作"國寶",不把"人才"看作"國寶")
看看中國歷史, 歷朝歷代帝王將相名人雅士, 都把那些破石頭破瓷器破瓦罐破字畫等等東西看作"國寶", 拼命搜藏天天把玩欣賞, 可是對人才就不是這樣, 特別是帝王貴族對人才, 想殺就殺想打就打, 一口一個奴才, 這樣一個"見物不見人"的歷史臭毛病一直延續幾千年, 現在的中國剛吃飽肚子就又是高價回收流失海外的所謂"國寶文物"--上海博物館花450萬美元從美國買回來一本宋代出版的字帖,放在博物館當作寶貝, 這個寶貝有用嗎?

這些老古董沒讓中國強大, 卻招來了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不僅如此,還花高價回收圓明園被搶走的銅牛頭豬頭猴頭,因為懷疑狗頭是假的,沒有買世界上有"國寶"嗎?有!但不是這些破舊文物,真正的"國寶"是"人才",把"人才"當作"國寶"才是聰明進步的社會價值觀!

第十二個中國特色——(強烈的復古心理)
中國歷代都有兩個臭毛病:
一個臭毛病是把古代的東西稱為"國寶",越古老的東西越值錢, 首先是皇宮裡面就堆滿了破瓷器破石頭破字畫,緊接著許多文人雅士跟著學,家裡也堆滿了破瓷器破石頭破字畫,這個臭毛病一直延續到現在,現在連中央電視臺也是鑒寶節目轟轟烈烈推動全國人民家家戶戶也去堆滿了破瓷器破石頭破字畫。

還有一個臭毛病就是把古人稱為"聖人",甚至稱為"至聖",認為人越古老越聖明。

這兩個臭毛病顯然違背社會發展基本常識,因為社會發展都是現代人和現代的東西比古代人和古代的東西進步,未來人和未來的東西比今天的人和今天的東西進步,不可能現在的人和現在的東西越來越不如過去。

現在中國經濟和生活剛剛有些發展,立刻又在全世界收購所謂的國寶, 破瓷器破石頭破字畫,立刻又在拼命鼓吹孔子,並且要在全世界宣揚孔子文化?

憑什麼要把孔子奉為聖人?我們今天使用享受的發電機,電動機,汽車,火車,飛機,輪船,化肥,農藥,水泥,鋼材,塑膠,電線,電纜,電燈,電影,電扇,電話,電視,電冰箱,電腦,手機,互聯網,答錄機,錄影機,VCD,DVD, 鋼琴,電子琴,手風琴,西服,領帶,尼龍襪,甚至速食麵這些東西哪一個是孔子文化創造的?

中國歷代皇帝都把孔子奉為聖人,結果是把中國變成一個男人也要留大辮子的愚昧落後的國家,現在好不容易才與世界先進科學文化拉一把手,立刻又宣揚孔子,還有專家寫《論語心得》賺錢,專家還說《論語》是用一生來體會的,把這樣一本連專家都要用一生來體會的《論語》賣給不是專家的人去推廣學習,簡直不可思議!

第十三個中國特色——(科學思想弱,迷信意識強烈)
看看中國歷史, 過去的皇帝都非常迷信, 秦始皇讓方士徐福出海尋找不死藥, 漢武帝也是遍求方士,大煉丹藥, 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唐憲宗、唐穆宗、唐敬宗, 唐武宗、唐宣宗都因服用丹藥中毒致死, 明代的明光宗朱常洛因服藥物致死,造成轟動明朝的三大案件之一--"紅丸案"。

不僅如此, 還迷信八字算卦, 迷信風水, 迷信手相面相, 迷信鬼神, 迷信巫婆神漢, 迷信氣功大師等等, 迷信內容可以說五花八門, 這些迷信意識流傳幾千年。

到現在, 中國還是迷信盛行, 現在網上到處都是算卦的網站和軟體,現在許多官員, 許多中老年人, 甚至許多青年學生, 可以說幾乎全體中國人都有迷信意識, 這種強烈的迷信意識甚至鬧出命案血案, 這種迷信意識嚴重阻擋中國的文明進步!

第十四個中國特色,(盛行買官賣官)
看看中國歷史,自古以來名正言順的盛行買官賣官,秦始皇時期就有"粟千石,拜爵一級"的賣官規定,漢武帝時設賣官制,漢靈帝時期"三公"每職一千萬,"只留帝位不市",靈帝時的崔烈以500萬錢買了司徒之位,唐代王播鉅資賄賂宦官王守澄而登上相位,唐代崔湜幫著韋後賣官有功,連升三級。

宋代劉逵等賄賂蔡京而得到提拔,明末取消考試制度改為納銀多少定"名次"。清朝"捐"官更盛行,這個壞毛病流行幾千年至今盛行不衰,現代的跑官要官伴隨著行賄受賄已經成為現代官員升遷的潛規則。



~~~~~~~~~~~~~~~~~~~~~~~~~~~~~~~

(^_^)HA HA HA 笑話


姻親家
一對新婚夫婦鬥嘴,當他們駕車經過一 家養豬場時,丈夫就調侃這位妻子說:『是不是妳親戚家快到了?』

這位太太點頭完全同意,並回答說:『是的,這裡就是我姻親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