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1月 12, 2012

莫須有與想當然



一個伊朗的女藝術家在一間孤兒院拍到的。
孤兒院裡頭的一個孩子,
她在地上畫了一個媽媽,想像著
她是在媽媽溫暖的懷抱裡睡著了





飛越美國 Flying over America






莫須有與想當然



陳之藩



感激 網友 伊媚兒



記得在小學的時候,每星期有作文課。國文老師除了在作文卷上有批語外,還把全班的作文排好了名次,當堂唱名發還。如名次排在後面,顯得非常難堪,所以大家對作文全很努力。我本來就喜歡作文,再加上努力,所以作文發還時,常是名字在前幾名之中。

一次作文題目是北風,還是春風,我已記不清了,作完了自己很得意。當時覺得下星期發還時,我一定是在前幾名之中。沒有想到,不僅是前幾名沒有我,甚至中間也沒有,而是排在最後一個。我根本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下了課,去問國文老師,老師說:「這不像你這個小學生作的,一定是抄自什麼雜誌上的。」我驚訝得不得了,我說:「確實是我作的。」老師說:「你不可能作這麼好,你是抄的,你如果說你不是抄的,拿出證明來!」我反抗也無從反抗起,委屈的哭了一場。小孩時的多少事情,現在幾乎都忘了,唯獨這次所受的委屈,總是記得清清楚楚。


事情竟然無獨有偶,我在大學三年級時,又出現一次類似的事。那是考交流電路的課,有一道最低還是最高功率的問題,教授所講過的是用微分求最大或最小的方法。我在考試時,竟異想天開在不到一小時中發明了一個用幾何作圓,利用切線的關係,很容易找出答案來。

那一次考試,我又是很得意,卻沒有想到這一題竟然得了零分,老師說我不會微分。而這個幾何方法呢?一定是從別處抄來的。於是我在小學時所受的委屈心理又為之再版一次。

時光如流水似的過去了,我在美國當教授了,遇到又一次類似的事件,不過我扮演的不是學生了,而是對方的角色。有一個美國學生提出一篇學期論文,當作期末考試。我翻來覆去的看他這篇論文,不僅是風格清新,而且創意滿紙,令人不能相信是一大學生之作。

我很自然的懷疑他是從什麼地方抄來的。問題就這麼極端:如果是抄來的,只有給不及格;如果不是抄來的,那就太好了。我到圖書館查了兩天最新到的期刊,看看有無類似的東西,不得要領,於是請教一位同事,問他該怎麼辦!

我這位同事對我所提出的問題,倒顯得有些驚異。他說:「如果你不能查出你學生是抄來的。你就不能說他是抄來的。你的學生並沒有義務去證明他不是抄來的,這是羅馬法的精神;文明與野蠻的分際,就在這麼細微的差別上。我覺得這是常識,你卻覺得這是個問題,好奇怪!」

聽了這一番教訓後,我倒沒有什麼慚愧的感覺,而是想起中國文化中好多好多莫須有與想當然的故事。

很多的時候...很多人常把自己的觀念想法理所當然的套用在其它人的身上,總覺得別人就是該這麼做才是對的,才是正確的,造就了好多的莫須有罪名。把心寬一下吧!沒有什麼一定是理所當然的



^_^  HA HA HA每天至少笑一笑


內涵冷笑話: 

羅姆尼覺得勝券在握,信心十足地對妻子說:“明天晚上你就可以和美國總統睡覺了。”

第二天電視上公佈了選舉結果:奧巴馬獲勝。

妻子激動的說:“是請奧巴馬到咱家來,還是我到他那裏去?



四方塊問題


 
仔細瞧瞧左邊這個圖,現在讓我來問您四個問題,準備好了嗎?

 
問題1

請把方塊A中的白色區域分成大小和形狀一樣的兩個部分。

很容易。是不是?
往下看答案!
答案就是這樣簡單!

 
問題2

請把方塊B中的白色區域分成大小和形狀一樣的三部分。

也不太難!
往下看答案!
答案就是這樣!

 
問題3

請把方塊C中的白色區域分成大小和形狀一樣的四個部分。

很難?的確如此。
往下看答案!
答案如綠線所示。

 
準備好!最後一個問題來了!
請把方塊D中的白色區域分成大小和形狀一樣的七個部分。

答出這個問題的最快世界紀錄是七秒鐘!
有什麼頭緒嗎?
是不是還在那兒絞盡腦汁,百思莫得其解?
往下看答案!
答案就在這裏!這個問題真的那麼難嗎?
要是你沒能想出答案,那只不過是因為你的心靈已經被前幾個問題引導到「尋求複雜解決方」的思路上去了!

從這個智力遊戲中獲得的教訓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的心靈被周圍的環境或氛圍引導到“想得太複雜”的路子上去,以至於對顯而易見的解決辦法反而視而不見。

如果我們因為單純的頭疼去找醫生,他往往會從懷疑你有複雜的偏頭痛開始,往更複雜的方向去進行他的診斷過程。
我們常把問題想得如此複雜,以至於深陷思維的泥淖而無法自拔。
對於人際關係,我們也常犯這類綜合症,以至於把它們搞得更加複雜。
讓我們生活得簡單一點!


上面畫像中這位老兄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的簡單性!
祝您快樂!



報長 笑遊人間的話:

一般而言「經驗」是我們在人生的競爭上一項很重要的武器,因為經歷過許多的經驗,而讓我們的學識充實,在面對任何問題時都能透過經驗來尋找出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照理說,這應該是真理才對。

但卻有許多的案例告訴我們,經驗有時反而變成我們找到問題的阻礙,人們因為過於依賴經驗常會將一些簡單的事物想的太過於複雜

就如日前所分享過的一篇文章「博士和民工的區別」,當面對問題時,博士動用許多的人力、物力及高科技技術才將問題解決,而民工卻只用了一台現有的電風扇就將問題解決掉了。

並非民工比博士聰明,而是博士就如同這篇文章所帶給我們的啟示:「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的心靈被周圍的環境或氛圍引導到「想得太複雜」的路子上去,以至於對顯而易見的解決辦法反而視而不見。」

不管再聰明的人,總是會有陷入迷失的時候,而這樣的經驗也告誡我們,當碰到問題時,多詢問各階層的人,將能擴展自己的視野減少盲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